自从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战争以来,加拿大一方面宣布制裁俄罗斯,一方面支持乌克兰,并快速处理难民申请。加拿大移民、难民及公民 ... 阅读原文
【明報專訊」一名賓顿市婦人僱用一名承包商,並簽署地下室公寓的合約,但當她預先付款後,承包商卻未有返回完成工作。
【明報專訊】美國將對外國遊客進入國家公園加收高額附加費。
【明報專訊】多倫多旅遊局(Destination Toronto)指出,一項吸引更多國際遊客到訪多倫多的推動計劃正在取得成效。
【明報專訊】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今日在X帳號上連續發文,批評加拿大的政治領導階層、公營廣播公司以及移民制度,指稱加拿大生活水準之所以「停滯不前」,正是因為居住在這裡的「外來出生人口」太多。
【明報專訊】 加拿大公民研究所(Institute for Canadian Citizenship,ICC)委託撰寫的一份最新報告警告,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高技能的移民最有可能在登陸加拿大五年內離開。
【明報專訊】安省旅遊、文化與博彩廳廳長趙成勛辦公室發表聲明,表示該法案「並非」政府要「接管」國家展覽會場地。
【明報專訊】前聯邦移民部長艾斯和菲(Lloyd Axworthy)是一位著名的全球難民倡導者,他認為加拿大最近的聯邦政策轉變,正在危及其作為一個歡迎難民的國家的聲譽。
【明報專訊】許多加拿大人持續抵制前往美國旅遊,而美國經濟正為此付出代價。
【明報專訊】美國政府停擺引發航班大亂,數千航班取消,部分加拿大旅客受困於美國的旅行混亂之中。
【明報專訊】有經濟學家指出,自由黨政府減少臨時居民政策,可能會拖累經濟增長。
【明報專訊】一名原計劃飛往美國探望祖父母的20歲加拿大女子,近日在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被美國海關拒絕入境,理由是懷疑她「試圖非法移民美國」。
【明報專訊】卡尼政府在首份聯邦預算中宣布,未來三年將大幅減少加拿大接納的臨時移民數量,其中包括臨時外籍勞工(TFW)與國際學生兩個主要群體。
【明報專訊】統計局今日表示,加拿大經濟在10月意外增加67,000個就業機會,失業率微降至6.9%,這數據超出經濟學家對該月的預期。
【明報專訊】受關稅問題的持續影響,卑詩前往美國的跨境車流量在夏末秋初持續下降。
【明報專訊】預算案在移民方面,提出初步的「移民水平計劃」,將未來三年永久居民入境目標穩定在每年38萬人。
【明報專訊】中國外交部宣布,決定恢復旅行社經營中國公民赴加拿大的旅遊團。
【明報專訊】多倫多道明銀行(TD Bank)最新報告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徵收的新關稅正重挫加國經濟之際﹐聯邦政府過去一年收緊移民政策的舉措,似乎正減輕勞動力市場與住房成本的壓力。
【明報專訊】安省政府要求公務員返回辦公室上班引發工會不滿。
【明報專訊】加拿大移民部已擱置一項曾引起爭議的計劃,該計劃原本允許新公民透過鍵盤「點擊一下」來自行完成公民宣誓儀式。
【明報專訊】總理卡尼今晚向學生發表講話,闡述自由黨政府11月4日預算優先事項,此前他已分別會見了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和魁人政團領袖布朗謝(Yves-François Blanchet),聽取他們的優先訴求。
【明報專訊】根據 Environics Institute 的最新民意調查,近幾年來,認為聯邦政府引進太多移民的加拿大人比例出現了激增,而在保守黨選民中,這種轉變尤其顯著。
【明報專訊】加拿大移民申請的處理時間已愈來愈長,有部分永久居留計劃甚至需要長達 50 年,這讓申請人和律師們感到震驚,他們表示這個系統已經變得難以維持。
【明報專訊】中國大陸移民丁婷婷(音譯:TingTing Biao)遭遇移民騙局,不但數萬加元積蓄一朝化為烏有,更是在心理上造成重大創傷,心中充滿痛苦和恐懼。
【明報專訊】安省醫學住院醫生新規定,排除多數移民醫生引發眾怒。
【明報專訊】加拿大九月新增6萬份工作職位,7.1%失業率維持不變。
【明報專訊】根據聯邦移民部的預測,加拿大人在2025-26年度的護照申請量將較上一年度有所減少。
【明報專訊】多倫多大學將在其三個校區的所有行政人員中,恢復每周五天親自到校上班的模式,並要求「足夠數量」的員工返回辦公室。
【明報專訊】根據最新的聯邦政府數據,幾乎所有永久和臨時居民類別的移民申請,自 2023 年以來,被拒絕的比例都有所提高。
【明報專訊】面對競爭激烈工作難找的就業市場,許多大學畢業生不得不選擇繼續深造。
【明報專訊】一年多以前,加拿大聯邦政府宣布將推出一個新的移民通道,為已經在加拿大工作的低薪工人提供獲得永久居留權。
【明報專訊】面對競爭激烈工作難找的就業市場,許多大學畢業生不得不選擇繼續深造。
【明報專訊】安省一名九旬老婦在美國佛羅里達探望朋友期間,因心臟驟停而住院治療兩周。
【明報專訊】加拿大經濟在七月失去41,000個工作機會,但失業率穩定在6.9%。
【明報專訊】統計局公布加拿大7月份失去41000份工作,失業率維持在6.9%。
【明報專訊】一名到佛羅里達州探望朋友的安省婦女在心臟驟停後住院兩周。
【明報專訊】包括安省省長道格福特在內的多個省長呼籲地方政府對移民系統擁有更多控制權,有移民專家則建議,目前的移民政策缺乏廣泛支持,需要進行全面公眾審查,透過基於證據的政策來重建信心。
【明報專訊】根據多倫多旅遊局(Destination Toronto)的數據顯示,多倫多在2024年共接待 900 萬名遊客,這個數字只比疫情前的 2019年少了60 萬。
【明報專訊】涉嫌在美國紐約州殺害9歲女兒的滿地可男子被拒保釋。
【明報專訊】隨著天氣預報指本省很多地區會出現高溫天氣,WorkSafeBC提醒僱主,他們有責任保護工人不會蒙受熱壓力的風險。
【明報專訊】多倫多夏季年度嘉年華會CNE 已經收到創紀錄的54,000 份臨時性職位在線申請。
【明報專訊】省長福特收回向尋求庇護者發放工作許可的承諾。
【明報專訊】聯邦政府將停止資助尋求庇護者的酒店住宿,移民、難民及公民事務部(IRCC)表示,將協助仍住在酒店的尋求庇護者在9月30日計劃結束前找到住房住在聯邦資助酒店的尋求庇護者即將需要退房,因為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事務部(IRCC)表示,資助將於9月結束。
【明報專訊】居住在聯邦資助酒店的尋求庇護者將要退房離開,因為加拿大移民部表示,資助將於9月結束。
【明報專訊】加拿大各省省長推動聯邦政府賦予更大的移民事務權力。
【明報專訊】愈來愈多的加拿大人可能考慮在今夏留在境內度假,而不是前往美國,然而,無論是住宿還是機票,人們可能會留意到今夏在國內旅行的開支大幅上漲,行業專家指出,這歸咎於需求的增加。
【明報專訊】省長福特今日表示,面對省內大批尋求庇護者久候仍未獲得聯邦移民部發出工簽,安省將會自行發出工簽,讓尋求庇護者可以工作,回饋社區。
【明報專訊】安省公共衛生局指出,省內麻疹病例在熱門旅遊景點上升。
【明報專訊】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部(IRCC)本周三在官網公布,從7月28日開始的數周內,將向17,860名曾於2020年提交「擔保意向表格」(Interest to SponsorForm)的潛在擔保人﹐發出申請邀請,申請父母或祖父母成為加拿大永久居民。
【明報專訊】加拿大政府本月28日啟動2025年父母祖父母家庭團聚移民計劃。
【明報專訊】安省倫敦市一對夫婦原本計劃前往牙買加慶祝他們的結婚周年紀念日,卻因行程預訂過程中出現錯誤險些損失逾4千多元預付款。
【明報專訊】安省倫敦一對夫妻在網上預訂旅遊計劃慶祝結婚周年計劃,太太預訂時卻在10分鐘內先取消原來訂下套餐,再另訂另外一個。
【明報專訊】加國智庫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過去10年加拿大移民水平增長速度是本世紀初的6倍。
【明報專訊】在卑詩省基隆那(Kelowna)一名母親帶著兒子﹐到德哈特公園(DeHart Park)享受親子樂﹐卻差點演變成悲劇。
【明報專訊】據CTV News報道,一名加拿大公民近日在多明尼加共和國(Dominican Republic)不幸身亡。
【明報專訊】加拿大移民部長迪亞布今夏將諮詢國際學生簽證制度的可持續性。
【明報專訊】聯邦移民部於本周三在國際畢業生工簽資格名單中﹐增加了119個專業,但也刪除了178個關鍵領域的專業。
【明報專訊】加拿大遊客數目持續下滑,海外遊客數目下降主因是來自亞洲遊客減少。
【明報專訊】距離溫哥華與卑詩省迎接 2026 年國際足協世界盃錦標賽不足一年時間,當局公布最新成本與收入估算。
【明報專訊】安省省長福特稱特朗普的「第51州」言論正在傷害加美旅遊業。
【明報專訊】鑑於加拿大基於積分的移民制度可能會給單身的移民申請人帶來額外加分的優勢,為了獲取相同的優勢,一些已婚的申請人在移民申請中聲稱,他們的配偶將不會隨行,旨在獲取多達40分的額外加分。
【明報專訊】聯邦移民部報告揭露有12名員工涉嫌干預移民申請一份周五公布的關於不當行為的報告指出,聯邦移民部的員工曾試圖干預進入和留在加拿大的申請,其中一人甚至詢問同事是否願意收錢以批准一份學習許可。
【明報專訊】美國加州州長提交緊急請求,要求阻止軍方協助移民突擊行動。
【明報專訊】反對移民執法行動的抗議活動正在美國各地湧現。
【明報專訊】鑑於愈來愈多已婚的技術移民申請人選擇在移民申請中將配偶排除在外,以單身的身分來接受評估,旨在享受多達40分的額外評分,聯邦移民部正採取行動,嚴厲打擊這些通過操縱評分系統來提高自身分數的移民申請人。
【明報專訊】從加拿大飛往美國的旅客數量正在減少,反映出美國各地為吸引加拿大遊客回流的努力未見奏效。
【明報專訊】隨著多倫多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夏季節日和音樂會,本地旅遊景點經營者表示,雖已有跡象顯示美國遊客對前來加拿大旅遊持觀望態度,但他們對今夏旅遊業市場仍「充滿信心」。
【明報專訊】安省政府日前提出新法案,計劃對現行省提名移民項目(OINP)進行多項調整,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經濟需求和勞動力市場狀況。
【明報專訊】上周末Sasamat Lake出現一頭有攻擊性的熊,導致貝爾卡拉公園(Belcarra Regional Park)需要緊急關閉以策安全。
【明報專訊】士嘉堡1名華裔男子疑因警方查案時點錯相,無辜捲入販毒案遭警方檢控,毀掉他的工作。
【明報專訊】雖然聯邦政府減少了移民引進人數以及近期申請人數減少,但是數據顯示,移民部處理各類申請的審批時間變得更長。
【明報專訊】加拿大郵務工人醞釀工潮,郵務公司指稱部分年資高的工人有終身工作的合約保護條款。
【明報專訊】在新冠疫情期間,極低的利率引發了度假屋的搶購潮,來自城市的大量買家湧入安省各地的度假勝地,將休閒物業的價格抬高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明報專訊】一名華裔男子起訴兩名移民顧問及其相關公司,指控他們涉嫌欺詐導致男子損失數十萬元;該顧問被指以協助申請育空商業提名計劃為名,將相關資金轉入其家人的公司中。
【明報專訊】1名亞裔女子冒充護士到大多區內多間安老院工作,現已遭識破被捕。
【明報專訊】來溫哥華打工度假的台灣女子Sora是28日Lapu Lapu節汽車撞人慘案的傷者之一,Sora在VGH的深切治療部至今仍昏迷。
【明報專訊】安省財政問責辦公室(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Office,FAO)新鮮出爐的一份報告稱,美國發動的關稅戰和加拿大的反制措施,可能導致安省今年的工作職位減少6萬8100個。
【明報專訊】隨著谷歌要求部分遠距員工重返辦公室工作,否則可能面臨解僱風險。
【明報專訊】據彭博社,法國酒店連鎖經營商Accor說,隨越來越多遊客選擇避開前往美國度假,加拿大作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正在增加。
【明報專訊】加拿大移民部(IRCC)宣布計劃在未來三年內裁員約 3300 人,約佔其勞動力的四分之一。
【明報專訊】聯邦公務員工會表示,移民部將裁減3300名員工。
【明報專訊】聯邦政府已切斷公務員工作時使用串流影視平台的上網服務。
【明報專訊】安省1名男子到美國佛州度假期間心臟病發,急送當地醫院檢回一命,但欠下近62萬美元醫療費用。
【明報專訊】加拿大統計局今日公布12月失業率為6.7%,按月下降0.1%。
【明報專訊】隨著加元對美元匯率暴跌,一些在假期期間北上到加拿大度假的美國人正在享受低加元帶來的好處,節省了許多開支,有如是加拿大送給美國人的聖誕大禮。
【明報專訊】2023年聯邦政府透過臨時外國工人項目(TFW)引進了近24萬名海外工人,2024年引進人數繼續增加,有專家預期雖然聯邦政府收緊了這一項目,但短期內不會改變這一情況。
【明報專訊】為解鄉情在異鄉找個朋友傾訴成為加拿大華社內一個新興行業。
【明報專訊】移民部長米勒表示,在2024年期間,採取行動限制學生簽證數量,減少計劃接收的永久居民人數,要獲得工作簽證變得更加困難,並暫停了大多數私人難民擔保申請。
【明報專訊】聯邦移民部進一步提高移民門檻,透過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下的經濟類別移民申請人,不能再憑獲得僱主提供的工作證明LMIA,獲得在綜合評分(CRS)獲得加分。
【明報專訊】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計劃解決移民問題,依賴自1940年代以來最大規模的人口自動流失﹐但許多經濟學家均懷疑這個計劃的可行性。
【明報專訊】加拿大統計局今日公布失業率在11月升上6.8%,接近8年以來的最高。
【明報專訊】聯邦政府第3度向法院就第3代加人可能喪失公民權,提出補救法案要求押後限期。
【明報專訊】氣象局今午4時向多倫多發出旅遊警示,明日上午起多市將會有顯著的降雪,預計會對通勤者構成影響。
【明報專訊】為港人設立的聯邦政府救生艇移民計劃,有因移民部信件內文出錯,令部分人在等候永久居民身分期間無法工作。
【明報專訊】加拿大移民部長米勒(Marc Miller)周二表示,加拿大正考慮在加美邊境投入更多資源,以回應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聲稱加拿大必須控制毒品和非法移民湧入美國的說法。
【明報專訊】由於吸納移民的速度太快,加拿大政府已開始收緊移民政策,嚴厲打擊通過提供虛假工作機會以實現移民目標的詐騙團伙,那些想通過獲得僱主的贊助來提高永久居留權機會的謀劃,遲早要被粉碎。
【明報專訊】省府宣布,將很快推出立法,旨在保護新移民在適應移民系統過程中﹐免受欺詐和剝削。
【明報專訊】據國會預算官的報告,自由黨政府最近降低移民人數水平,將可令新住房單位需求,至2030年減少近半。
【明報專訊】天后泰勒斯(Taylor Swift)昨晚開始在多倫多的6場時代之旅( Eras Tour)演唱會,確實能為多倫多帶來可觀旅遊收入。
【明報專訊】面對特朗普政府將驅逐無證移民可能帶來的大量湧入加拿大,聯邦移民部長米勒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明確表態,「加拿大不是歡迎每一個人」。
【明報專訊】本身在一間營銷公司擔任高級管理職位的戴維森(Shannon Davidson)﹐由於公司在去年拼購﹐導致裁員,她亦被解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