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聯邦財政部長方慧蘭今日宣布成立跨部門行動委員會,這個行動委員會將把應對可能出現的北上難民潮和加美貿易列為最重要的2項事務。 阅读原文
【明報專訊】聯邦大選競選活動進入第35日,下周一就是大選日。
【明報專訊】聯邦大選競選活動進入34日,下周一就是大選日,自由黨黨魁卡尼今日表示,特朗普吞併加拿大的威脅仍在,他有應對危機經驗,會以最大力量應對美國關稅。
【明報專訊】特朗普今早離開白宮,前往參加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
【明報專訊】中美就貿易戰關稅的角力持續,特朗普早前表示,兩國在華盛頓時間星期四早上就貿易問題進行會談。
【明報專訊】在媒體紛紛曝光,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加拿大的領土野心未熄而總理卡尼卻為其遮掩之後,卡尼今(24日)終於承認,特朗普上個月28日與其通話時,確有提出讓加拿大成為美國一部分的話題。
【明報專訊】有消息人士向加拿大廣播電台(Radio-Canada)透露,美國總統特朗普吞併加拿大的「狼子野心」從未消退,上個月他與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電話溝通時,又再重提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事情,而事後卡尼卻為特朗普進行遮掩。
【明報專訊】自由黨黨魁卡尼今日表示,特朗普要吞併加拿大,面對關稅威脅,需要用難以抵擋的力量反擊。
【明報專訊】美國汽車車團體呼籲特朗普不要在5月3日前向進口汽車零件征收25%關稅,並指出這會降低汽車銷量,並令到新車價格上升。
【明報專訊】省長福特周一表示未來4年都要應對特朗普各項嚴苛政策,估計安省需要動用過百億元,因此需要省選讓選民給予他明確授權。
【明報專訊】特朗普不停叫囂要對加拿大商品徵收關稅,攪得加拿大商家人心惶惶,而一些將生產線設在中國的加拿大廠商更為憂心,因為特朗普對中國產品會徵收更高的稅款,因此紛紛表示已縮減在華生產規模。
【明報專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團隊表示,他不會在就職當天對加拿大徵收破壞性關稅,但針對他指稱的不公平貿易。
【明報專訊】特朗普宣誓成為美國第47任總統,承諾任職首日將會宣布一系列行政命令。
【明報專訊】據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引述消息人士消息,特朗普不會在就職首日開徵關稅。
【明報專訊】前財政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今(19)日啟動角逐聯邦自由黨黨魁的競選。
【明報專訊】外交部長喬美蘭(Mé lanie Joly)今(19)日公開支持卡尼(Mark Carney)競選自由黨黨魁,這是卡尼來自魁北克的首個重要支持。
【明報專訊】眾議院執政黨領袖領袖古爾德( Karina Gould)今日公布加入自由黨黨魁選舉。
【明報專訊】消息來源透露,前財政部長兼副總理方慧蘭將在本周日啟動選戰,正式加入競選自由黨黨魁接替總理杜魯多的行列。
【明報專訊】卑詩省長尹大衛(David Eby)今天指出,如果美國對加拿大產品課徵25%的關稅,卑詩省在2025-26年度將因此損失690億元,有12.4萬人因此失業。
【明報專訊】前聯邦財政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準備啟動自由黨黨魁競選活動,有消息人士表示,取消具爭議的消費者碳稅將成為她的政策綱之一。
【明報專訊】在美國在洛杉磯繼續應對奪命且是歷來最具破壞力的山火之際,特朗普發表了專家稱之荒謬和虛假言論,他稱如果讓加拿大的水流過加州,加州本可以避免這場災難。
【明報專訊】省長福特今日表示特朗普要摧毀加拿大,各省長要齊心協力,與聯邦政府一道為保衛加拿大做好準備。
【明報專訊】總理杜魯多及其內閣將於下周召集內閣集思會,研討如何在特朗普關稅威脅面前捍衛加拿大利益。
【明報專訊】1項支持自由黨加拿人大人的民調指,在繼任黨魁人選上,卡尼獲最多人支持。
【明報專訊】據一位接近其競選團隊的消息人士稱,前財政部長方慧蘭將在美國總統就職典禮前宣布她競選自由黨黨魁的意圖。
【明報專訊】經濟學家史丹福(Jim Stanford)一份最新報告指出,美國從目前的雙邊貿易關係中獲得的利益,與加拿大不相伯仲。
【明報專訊】阿省省長戴思敏(Danielle Smith)昨(11)日﹐在佛羅里達州的海湖山莊(Mar-a-Lago)會見了特朗普(Donald Trump)。
【明報專訊】前總理克里純認為,特朗普不會與加拿大打貿易戰,亦不會徵收新關稅。
【明報專訊】當選總統特朗普今日因封口費案被判刑,但法官未有判處任何懲罰。
【明報專訊】特朗普表示,杜魯多辭職是因為他知道美國不會容忍對加拿大的貿易逆差,並表示許多加拿大人希望成為美國第51個州。
【明報專訊】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特朗普酒店外一部特斯拉(Tesla)Cybertruck電動車今早著火爆炸,火警造成1人死7傷。
【明報專訊】有分析師指特朗普是利用關稅威脅,讓各國屈服符合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而杜魯多近日勢弱,特朗普便看準機會搵加拿大著數。
【明報專訊】離特朗普就職日只有3周,愈來愈多本地商人擔心美國向加拿大開徵關稅,會影響到生意。
【明報專訊】特朗普又再發功,他在聖誕節當日拜訪了加拿大冰球傳奇人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時,建議他競選加拿大總理。
【明報專訊】外匯分析師預計明年初加元匯價仍將走軟,這可能進一步拖慢加拿大央行減息步伐。
【明報專訊】阿爾伯達省省長戴思敏(Danielle Smith )將出席下月特朗普總統就職典禮。
【明報專訊】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持續向加拿大釋放強烈信號。
【明報專訊】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持續向加拿大釋放強烈信號。
【明報專訊】儘管加拿大人以淡定、冷靜和友善著稱,但2024年可能是令加拿大人情緒爆發的一年。
【明報專訊】省長福特銳意與特朗普見面,面陳對加拿大加徵25%關稅,對兩國都沒有好處。
【明報專訊】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推出一款人臉識別應用程式,用於追蹤永久居民、外國人和難民申請人,這類人在等待加拿大移民身分的最終決定或被驅逐出境時需要向邊境人員報告。
【明報專訊】加拿大邊境服務局推出手機程式,用作追蹤等候遞解永久居民,外國訪客和難民申請人。
【明報專訊】聯邦政府正在推進有關向加拿大人更廣泛地提供自動報稅的計劃,其中就包括稅務情況簡單的中產階級加拿大人。
【明報專訊】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今日又再於社交媒體上,指加拿大是美國第51州。
【明報專訊】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昨晚又再在社交媒體論及加國政治。
【明報專訊】國會內傳出消息,總理杜魯多將委任公丹部長勒布朗為財政部長。
【明報專訊】聯邦財長方慧蘭今早宣布任內閣部長職位,但會保留自己國會議員席位。
【明報專訊】加拿大央行本月11日減息半厘後,展望明年地產市場樂觀,對於已持有房屋按揭人士來說,手頭亦更鬆動。
【明報專訊】盡管美國當選特朗普對於安省省長福特不惜以安省實施切斷供美能源,和切斷北上烈酒的報復性措施嗤之以鼻,但福特今日表示,傳媒未有報道特朗普之後話語。
【明報專訊】安省省長福特表示,如果特朗普對所有加拿大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安省將考慮限制向密歇根州、紐約州和明尼蘇達州出口電力。
【明報專訊】在美國特朗普不斷提出向加拿大收取關稅威脅之際,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似乎在嘲笑總理杜魯多。
【明報專訊】聯邦財政部長方慧蘭將於下周一(16日)公布秋季財政聲明。
【明報專訊】省福特(Doug Ford)考慮是否提前舉行選舉之際,一項新的民調表明,這可能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明報專訊】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似乎心心念念都是加拿大﹐繼霍士新聞爆出﹐他於上周五與總理杜魯多晚宴期間﹐曾說出加拿大想不被加關稅﹐大可成為美國第51個州後﹐他又在昨(3日)晚在社交平台上載了一張相片。
【明報專訊】保守黨黨魁博禮治(Pierre Poilievre)今(4)日提議﹐讓出下周一反對黨日在下議院2小時的發言時間,以便財政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能夠發表政府的秋季財政聲明。
【明報專訊】一名自由黨內閣部長周二稱,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在與總理杜魯多共進晚餐期間稱加拿大可以成為美國第51個州,那是他在開玩笑。
【明報專訊】長久以來加拿大以最歡迎難民國家享譽世界,然而近日杜魯多政府將發佈一個全球廣告運動,警告那些尋求庇護者,申請加拿大難民是艱苦。
【明報專訊】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在佛州海湖莊園與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共晉晚餐後,形容兩人這次會面富有成效。
【明報專訊】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在佛州海湖莊園與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共晉晚餐後,形容兩人這次會面富有成效。
【明報專訊】總理杜魯多的專機今晚降落在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West Palm Beach),距離候任總統特朗普過渡團隊所在的海湖莊園(Mar-a-Lago)不遠,但總理辦公室拒絕就兩人是否會面發表評論。
【【明報專訊】對於特朗普日前表示上任後將向加拿大和墨西哥輸往美國的所有商品徵收25%關稅,擺在聯邦自由黨政府面前問題是,是否會像兩國之前的貿易爭端期間那樣,向來自的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
【明報專訊】加拿大移民部長米勒(Marc Miller)周二表示,加拿大正考慮在加美邊境投入更多資源,以回應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聲稱加拿大必須控制毒品和非法移民湧入美國的說法。
【明報專訊】 卑詩省長尹大衛(David Eby)今天指出,將與全加拿大其他省分站在同一陣營,共同應對美國總統特朗上台之後,對加拿大及墨西哥進口到美國的品課徵25%的關稅。
【明報專訊】安省省長福特周二稱,特朗普(Donald Trump)威脅要對所有加拿大商品徵收25%的關稅,「就如同家人在你心臟上捅了一刀」。
【明報專訊】受到特朗普稱上任後向加拿大徵收25%關稅影響,加元匯價今日跌至4年多以來最低,報過71美仙,低過昨日的71.07美仙,這是2020年5月以來最低。
【明報專訊】有消息人士透露,安省省長福特將要宣布,由於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安省將於明年春季提前舉行省選,並且盡早實施向美國賣好的政策。
【明報專訊】聯邦財長方慧蘭今日表示,明白到不少加拿大人對即將就任的特朗普政府有著不同的看法,但這並不阻礙加拿大政府與美國政府發展相互尊重和有效率的雙邊關係。
【明報專訊】隨著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美國大規模驅逐行動的可能性增加,安省像康和(Cornwall)這樣位處加美邊境的城市﹐正為可能湧入的尋求庇護者做好準備。
【明報專訊】有經濟學家指出。候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若進一步增加關稅,將會令通脹受壓。
【明報專訊】有經濟學者提醒加拿大國民,特朗普當選第47任總統,可能對加拿大經濟造成「壓倒性的負面影響」。
【明報專訊】聯邦財政部長方慧蘭今日表示,加美兩國本著互惠互利的大前提下,她有信心上任後的特朗普不會向加拿大徵收10%的關稅。
【明報專訊】即將出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誓言,一旦當選將會驅逐近百萬名未有身分人士,這會是他優先處理事項。
【明報專訊】魁省省長勒戈今日表示,聯邦政府應馬上就可能出現美國北上加拿大的難民潮尋求應對方法。
【明報專訊】加拿大總理杜魯多今早透過X(推特)發賀文,祝賀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
【明報專訊】隨著美國總統大選接近「決戰日」,曾擔任加拿大駐美大使的麥克納頓(David MacNaughton)表示,他特別擔心投票後美國會爆發「混亂」,尤其是有「相當高」的風險會再次發生暴力衝突。
【明報專訊】來自聯邦移民部數據,截止今年2月26日,全國共有7800名難民申請人生活在6個省的34間政府出資租賃的酒店內。
【明報專訊】副總理方慧蘭說,自由黨國會議員團不應舉行不記名投票,來決定黨魁杜魯多的未來。
【明報專訊】副總理方慧蘭周五說,她「絕對相信」大多數自由黨國會議員仍支持杜魯多擔任黨魁。
【明報專訊】多倫多市府數據,目前有大約12,100人居住在無家可歸者露宿在中心和緊急庇護所,其中53%為難民申請人。
【明報專訊】聯邦移民部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有近1.3萬名留學生申請庇護。
【明報專訊】愈來愈多偷渡客由加拿大魁省進入美國紐約州。
【明報專訊】聯邦保守黨周一質疑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的政治未來,方慧蘭則反擊稱,她「不會離職」。
【明報專訊】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今(15)日下午在打高爾夫球期間﹐一名持槍者在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的高爾夫俱樂部附近開槍﹐但特朗普並無受傷。
【明報專訊】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陣營發言人今天指出,特朗普在佛州西棕櫚灘高爾夫球場打球,附近發生槍響,特朗普安全無虞。
【明報專訊】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証實由今秋起開始使用人臉辨識技術,以分辨出需要驅逐出境人士。
【明報專訊】安省康和(Cornwall)市的一間會議中心在近期成為數百名難民申請人的棲身之地,聯邦移民部原本要求所有的難民申請人在今年7月31日前遷出,現再額外給予一些難民申請人60天的時間來另覓住所。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拜登今日宣布不再競選連任,並支持副總統賀錦麗。
【明報專訊】副總理方慧蘭說,她覺得仍有信心繼續擔任財政部長,但不肯說是否總理杜魯多向她提供了任何特別保證。
【明報專訊】 阿省省長戴思敏(Danielle Smith)今日在哈里法克斯的各省各地區首長會議上對記者表示,對於部分保守黨人的辭章豪語感到憂慮。
【明報專訊】卑詩大學(UBC)一名教授涉嫌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遭槍擊受傷後發文惹起爭議,內容包括「差一點就成功」;校方著手調查事件。
【明報專訊】多名目擊者稱,他們在周六的競選集會上﹐看到一名槍手﹐在開槍前幾分鐘攀爬到賓夕法尼亞州一棟建築物的屋頂。
【明報專訊】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被暗殺未遂後﹐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今(14)日便呼籲國家要「團結」,並表示他正下令對襲擊事件的前因後果進行獨立安全審查。
【明報專訊】前美國總統特朗普遭行刺事敗﹐槍手及另一名支持者則在事件中死亡。
【明報專訊】特勤局表示,他們擊斃了20歲的疑似槍手克魯克斯(Thomas Matthew Crooks)。
【明報專訊】特勤局表示,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舉行的集會上發生的槍擊事件中﹐他們擊斃了20歲的疑似槍手克魯克斯(Thomas Matthew Crooks),他從集會場地外的高處發動襲擊。
【明報專訊】總理杜魯多周四表示,他繼續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方慧蘭有「十足信心」,不過他也與前加拿大央行行長卡尼(Mark Carney)談論加入聯邦政壇的問題。
【明報專訊】聯邦移民部長米勒(Marc Miller)表示,聯邦政府正在考慮買下一些酒店,以容納愈來愈多的難民,並降低大量預定酒店房間的成本。
【明報專訊】聯合國難民署周五發布報告顯示,去年加拿大共接收尋求庇護者146,800人,在接收尋求庇護者最多國家中排名第五。
【明報專訊】除非在今(7日)下午4時的截止時間之前達成協議,否則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在全國各地的9千多員工,可能就會立即開始採取拖延時間的「工業行動」(Job Action),屆時機場、邊境關口將會出現出入境旅客大排長龍的場面,大家需要有心理準備。
【明報專訊】為數達9千名的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員工若在今午4時前,無法透過調解達成協議,他們可能在今午罷工。
【明報專訊】1名中國女子企圖由尼亞加拉區的加美邊境 ,從火車橋由加國走進美國,甫入美國即被當地關員截住,現今被遣回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