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約克區公校教育局的1名學生教委上周末在一宗交通意外中喪生。 阅读原文
【明報專訊】伴隨秋冬季節清晨和傍晚時分道路能見度降低,列治文皇家騎警提醒所有道路使用者務必減速慢行,保持警惕,並將行人安全放在首位。
【明報專訊】部分專家擔心,據《2025年預算案》中一項被深埋的細目,大專院校學生未來能透過「加拿大學生助學金」(Canada Student Grant,CSG)取得的金額將會減少。
【明報專訊】St. Clair學院一名華裔國際學生表示,她被迫支付一張價值800元的公交卡,但實際上並不使用。
【明報專訊】據資料顯示,多倫多市內大多數先前使用自動測速攝錄機(ASE)的地點,在省府禁令於周五生效前,將不符合省政府提供的替代交通緩解措施資格。
【明報專訊】福特政府委派的入省內教育局教委會的督導,除了可領35萬元年薪外,將有資格報銷達4萬元開銷。
【明報專訊】渥太華家庭滅門案兇手判刑後引發討論,法律專家稱一級謀殺認罪極罕見。
【明報專訊】多倫多周日迎接11月上旬的冬季般降雪,同時打破了兩項數十年前的天氣紀錄。
【明報專訊】省警(OPP)在過去 24 小時內,應對大多倫多地區(GTA)各餐道路上超過200宗車禍,地區內有報告路面出現結冰狀況。
【明報專訊】卡尼政府在首份聯邦預算中宣布,未來三年將大幅減少加拿大接納的臨時移民數量,其中包括臨時外籍勞工(TFW)與國際學生兩個主要群體。
【明報專訊】多倫多市今(9)日迎來本季首場降雪,加拿大環境部(Environment Canada)警告,公共交通與道路行駛可能出現延誤。
【明報專訊】前安省霍普港(Port Hope)八年級教師凱詹寧斯(Kelly-Anne Jennings,圖)向昔日學生發送並索取露骨圖片一案,被告在聆訊上認罪。
【明報專訊】安省政府將斥資 910萬元,委託一家加拿大公司研究省長福特在401公路下方修建隧道的方案是否可行或實用。
【明報專訊】卑詩肺臟基金會(BC Lung Foundation)警告,青少年使用電子煙的情況已達「流行病級別」,甚至擴展至小學生族群,呼籲省府加強限制銷售,以及考慮推出「無煙世代」政策。
【明報專訊】渥太華斯里蘭卡裔留學生德佐伊薩(Febrio De-Zoysa),去年在面臨學業無成可能要被迫離境的時候,「狂性大發」將自己的房東太太及其4個年幼的子女,還有屋中另一名租客活生生亂刀刺死,並將房東刺成重傷。
【明報專訊]多倫多公校教育局(TDSB)已推遲專業課程的申請截止日期。
【明報專訊】安省省警(OPP)表示,一輛載有42名學生的校車周日上午9時﹐在近倫敦市的401高速公路西行線翻車,導致校車司機死亡,4名學童受輕傷送院。
【明報專訊】多倫多市府因未在周六晚世界大賽第7場延長賽後提供加班交通服務﹐而遭到公眾猛烈批評。
【明報專訊】多倫多和渥太華學校的公共衛生記錄顯示,在今年評估的群組中,超過一半的學生沒有最新的免疫接種記錄。
【明報專訊】多倫多學校及其他社區在即將失去自動測速照攝錄機後,可能會在數月甚至數年內缺乏安省政府資助的交通管制基礎設施。
【明報專訊】房屋租賃網站Rentals.ca本周發表報告指出,加拿大政府自去年對國際留學生入境實施人數上限後,全國學生租屋市場「迅速降溫」,各大學周邊租盤租金明顯回落。
【明報專訊】安省法院法官裁定,一名萬錦市持有G2駕照的華裔司機因危險駕駛和酒駕導致他人死亡罪名成立。
【明報專訊】風暴天氣已開始癱瘓本省渡輪交通,卑詩渡輪公司(BC Ferries)今天上午已取消多個來往大溫地區及維多利亞,及大溫地區至納奈莫的渡輪航次。
【明報專訊】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飛行員的備忘錄顯示,加拿大航空交通管制員短缺有時會迫使基隆納(Kelowna)和溫尼辟(Winnipeg)機場的塔台在唯一值班的管制員休息時關閉。
【明報專訊】多倫多公校教育局(TDSB) 將會更改其特殊課程(Specialized Programs)的招生流程,從目前的抽籤制度轉變為基於學生成績(即「績優制」/「 merit-based」)的系統。
【明報專訊】本周末導致一名女子重傷的素里槍擊案,更多詳情被媒體獲悉。
【明報專訊】隨著愈來愈多員工重返辦公室,多倫多市正為通勤高峰期的回歸和交通擁堵的加劇做好準備。
【明報專訊】阿爾伯達省校區正通知家長,不要在周一送學生上學,因為省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教師罷工導致約2,000所學校停課。
【明報專訊】福特政府未達住房目標,即使納入長期護理床位、學生宿舍。
【明報專訊】在安省省長福特於怡陶碧谷宣佈其政府希望在401公路下建造一條快速隧道的數年前,省府已開始尋找方法來緩解北美最擁堵的高速公路。
【明報專訊】多倫多加勒比節今個周末登場!這是市內最大的加勒比文化慶典,大巡遊將於8月2日(星期六)舉行。
【明報專訊】安省倫敦市7年前發生冰球5子涉嫌酒店內性侵女子一案,安省高等法院法官卡羅西亞(Maria Carroccia)預計明日對5名被告作出判決。
【明報專訊】多倫多公校教育局(TDSB)今日公布應屆狀元榜,4名狀元中有兩名華裔。
【明報專訊】期待已久的多倫多改善交通擠塞大總官即將上任,但專家表示,要解決清城市內的交通擁堵,並不客易。
【明報專訊】省府日前宣布,原定今年秋季實施的一系列學校課程改革將暫停一年,此舉引發學校社區成員的質疑和批評。
【明報專訊】多倫多校園致命槍擊案,被控二級謀殺開槍殺人青年聲稱自衛,陪審團裁定他無罪。
【明報專訊】安省教育廳決定推遲課程改革,當中包括關於大饑荒、大屠殺和加拿大黑人歷史的強制性教學,以及對幼稚園的全面改革,這引起了宣導者的失望,但教師工會表示,這給了教育工作者急需的時間來準備有意義的課程。
【明報專訊】加拿大西捷航空警告旅客,暑期航班恐因空中交通管制員短缺而延誤。
【明報專訊】加拿大移民部長迪亞布今夏將諮詢國際學生簽證制度的可持續性。
【明報專訊】安省教育廳長卡蘭德拉表示,接管省內4個教育局,當中包括多倫多公校教育局。
【明報專訊】安省省內大學未來5年內需要額外的8萬個學生名額。
【明報專訊】聯邦移民部於本周三在國際畢業生工簽資格名單中﹐增加了119個專業,但也刪除了178個關鍵領域的專業。
【明報專訊】約克區公校教育局正調查不合適的內容發給了全體學生。
【明報專訊】多倫多公校教育局停止重新命名三所學校,此前教育廳長稱,這是在浪費納稅人金錢,甚至提出了立法,讓他對任何更改學校名稱都有否決權。
【明報專訊】大溫地區逾三萬名長者及殘障人士賴以出行的HandyDART交通服務,其營運模式正在接受審查,前景不明。
【明報專訊】研究結果顯示,加拿大的教育質素在過往幾年來不斷下降。
【明報專訊】1名50多歲男子駕駛電動電單車昨晚與車輛相撞後不治。
【明報專訊】省府提出的一項法案,下學年護警察重新回到校園內輔導學生。
【明報專訊】隨著哈佛大學成為特朗普政府打壓的焦點,其國際學生的學業前途也陷入不確定之中,其中包括總理卡尼(Mark Carney)之女克萊奧(Cleo Carney)。
【明報專訊】多倫多市長鄒至蕙今日前往渥太華,會晤總理卡尼(Mark Carney),爭取聯邦政府為多倫多住房建設及公共交通項目提供資金支援。
【明報專訊】安省政府增加對中小學的教育撥款,年度撥款增加到302億元。
【明報專訊】本國大專院校正面臨海外留學生註冊人數銳減的情況,由於留學生通常支付較高學費,收生下降引致收入減少,逼使大學不得不收緊財務開支。
【明報專訊】美國波士頓1名聯邦法官今日阻止特朗普政府要哈佛大學停止招收留學生,發出臨時禁制令。
【明報專訊】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禁止常春藤名校哈佛大學招收留學生之後,哈佛大學向法院興訟,要求暫停特朗普的這項行政命令,稱此舉是白宮對違抗其政治要求者採取的違憲性報復。
【明報專訊】一種源自美國、極具危險性的社交媒體挑戰——「Chromebook挑戰」(Chromebook Challenge)近日已蔓延至加拿大部分學校,令教育界和消防部門高度警惕。
【明報專訊】多倫多市政府表示,由於施工工人正在進行Eastern/Adelaide大橋的修復工程,司機要留意當谷大道 (DVP) 近湖濱況沿線夜間有車道封閉和坡道封閉。
【明報專訊】滑鐵盧大學的一名學生因留意到密西沙加市的謝爾登商場(Sheridan Centre)存在未經許可施工的問題,遂向密市政府投訴。
【明報專訊】1名滑鐵盧大學大學生察覺密市鄰社內1個商場在未有市政府發出建築許可下施工,匿名向市政府投訴,卻被商場業主興訟索償30萬元。
【明報專訊】安省霍普港(Port Hop)1名女教師涉性侵學生案件,被告正慮認罪協議。
【明報專訊】一年一度BMO 溫哥華馬拉松今天舉行,部分溫市中心區域及街頭因應活動實施交通管制。
【明報專訊】多倫多公校教育局(TDSB)面對5800萬元的財政赤字,教職人員和家長都擔心大幅削支會對學生構成負面影響。
【明報專訊】大溫地區市長議會 (Mayors’ Council)周三通過《2025年投資計劃》,區內公共交通服務將獲提升。
【明報專訊】蘭里一名50歲女子上周遭卑詩公路巡邏隊(BC Highway Patrol)截查,被罰款逾800元兼遭拖走車輛。
【明報專訊】安省教育廳今日公布調查省內多個教育局是否管理不善。
【明報專訊】聯邦政府就國際學生人數設限,令致大專學校這方面的收生人數減少,但是安省高中學生申請入讀大專院校的人數增長 5%,總數為 100,537 人,接近2003年時最後一批13年級學生和12年級畢業生同時進入大專院校的高峰,申請總人數增長4.4%。
【明報專訊】聯邦私隱專員關注最近國內有多個教育局的學生個人資料外洩事件。
【明報專訊】加國大學因為移民部大幅削減留學生人數令致資金不足,現今要大幅裁減教員和削減課程。
【明報專訊】多倫多公校教育局(TDSB)在短短3年多的時間內,花費約3500萬加元,讓數百名受到行為不當指控的教職員,在接受調查暫時離開崗位期間,還能繼續享受薪酬和福利。
【明報專訊】全新設有五條車道的史蒂夫斯頓交匯處 (Steveston Interchange) 前半部分興建工程現已完成,使該工程達至重要里程碑。
【明報專訊】加拿大政府統計發現,有將近5萬國際學生未遵守他們的學生簽證規定,去他們應該就讀的學校就讀,而其中的近2萬人來自印度。
【明報專訊】北美許多教育局都使用一款名為PowerSchool的軟件﹐用來儲存學生信息﹐而這款軟件最近受到網絡攻擊﹐受影響的包括多倫多、皮爾區和約克區公校教育局。
【明報專訊】印度政府正調查數十所加拿大高校與孟買兩間機構串聯。
【明報專訊】多倫多2名警員昨晚在交通意外中受傷。
【明報專訊】面對愈來愈多教師告病假,多倫多天主教教育局聘請私家調查員,查找虛報病教的教師。
【明報專訊】今晚是美國樂壇天后Taylor Swift溫哥華演唱會最後一場,交通部門建議民眾,盡量考慮搭乘公共運輸工具前往 BC Place。
【明報專訊】聯邦政府限制國際學生人數對全加的專上學院和大學帶來深遠影響,不少院校都削減課程,有大學校長憂慮這亦令致校園生活欠缺多元和朝氣。
【明報專訊】溫哥華東49街(E. 49th Ave.)一住宅火警,附近街道交通受阻。
【明報專訊】強烈暴風雪正席卷安省中部和北部﹐將部分地區掩埋在超過1米厚的積雪下。
【明報專訊】1名22歲國際學生在賓頓市冒充出租車司機,引誘等巴士和等出租車的年輕女子上車,然後趁機性侵犯女乘客,現已被警方拘捕控以多控性侵犯罪名。
【明報專訊】在國際學生人數銳減下,皮爾區謝爾登學院(Sheridan College)宣布裁減28%課程,同時要裁減教職員700人。
【明報專訊】士嘉堡昨晚發生渉及偷車的2車相撞意外,有4人重傷送院。
【明報專訊】總理杜魯多今天會宣布撥款1.08億元,在安省推行全國學校食物計劃(National School Food Program),省內將有16萬名學生可以受惠。
【明報專訊】面對最近多篇有關質疑教育局員工和教育委員海外旅行的報道﹐安省教育廳長鄧洛普(Jill Dunlop)警告各教育局﹕「不允許存在不必要或奢侈的開支」。
【明報專訊】最新報告指出安省大學缺乏額外經費資助下,2024至2025年因為聯邦政府收緊國際學生的營運收入不足達6億5千600萬元,在未來6年內將減少10萬個大學名額。
【明報專訊】聯邦政府早前宣布大幅削減國際學生簽證,卑詩省不少專上院校因失去重要收入來源,面臨財務困境被迫裁員,連帶對教學質素造成影響。
【明報專訊】由於國際學生人數減少,咸美頓莫哈克學院(Mohawk College)下學年面對5千萬元財赤,將要大幅裁減員工。
【明報專訊】多倫多第15選區(當谷西)市選員補選今日進行。
【明報專訊】約克區公校教育局的部分學生本周參觀了伊斯蘭文化月的展覽,因活動安排中原先包括的5分鐘《古蘭經》朗誦的環節最終被取消,引發了爭議和反彈,令一些穆斯林家長感覺受到了針對。
【明報專訊】由於施工频繁,多倫多湖灘區一節湖濱大道路段被視為危險道路。
【明報專訊】儘管不少國際學生面對生活成本上升及糧食不足問題,但大溫食物賙濟庫以聯邦政府要求國際學生來加拿大前必須有一定儲蓄為由,規定國際學生首年不能獲得援助服務,有市議員形容有關限制令人悲痛,呼籲重新考慮該政策。
【明報專訊】安省政府今日宣布,由2026年秋季起省內大學醫學院停收國際學生。
【明報專訊】安省政府今日宣布,由2026年秋季起省內大學醫學院停收國際學生。
【明報專訊】由於聯邦政府限制國際學生數目,數以千計的學生無法取得學生簽證,無法如期來到加國升學。
【明報專訊】省府教育廳已委任1名審核人,就多倫多公校教育局有學生參加涉政治活動的示威展開調查。
【明報專訊】安省大學議會今日發表報告,指省府設定大學收取國際學生數目,今年會令省內大學少收3億元收入,明年將會少收6億元收入,這將會帶來深遠影響。
【明報專訊】安省Brant Haldimand Norfolk天主教教育局的4名教委曾在今年7月飛赴意大利,為一間正在布蘭特福德(Brantford)興建的新高中購買了價值10萬元的藝術品。
【明報專訊】一些卑詩民眾前往省選投票站投票不必擔心交通費用。
【明報專訊】多市警方拘捕1名涉嫌向一間士嘉堡回教中心作出仇恨威嚇的男子。
【明報專訊】目前加拿大國際學生數量激增的狀況,許多人認為私立學院是罪魁禍首。
【明報專訊】安省交通廳長薩卡利亞今日表示,將會推出立法,要求省內各市政府在減沙行車線建造單車專線前,必須先獲得省府的批准。
【明報專訊】咸美頓警方表示,上周五(11日)發生一宗奪命車禍與2間中學學生不和有關。